聆科學堂
沒經驗?沒人才?不怕!
聆科愿與您分享專業(yè)知識和成功經驗,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大家都知道用戶很重要,很多人也很努力的在做用戶運營的工作,認真為用戶制作產品FAQ、絞盡腦汁的策劃好玩的活動。但是在此之前是否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那就是把你的用戶安置在哪里?因為用戶也好像是水,你把他們放在什么樣的容器里面,就可以塑造成什么樣的形態(tài)。根據不同的需求,根據用戶畫像的不同屬性,可以為用戶設計不同的運營渠道。
不好意思,標題有些裝逼。企業(yè)自媒體是企業(yè)用于品牌宣傳的渠道,它僅僅是一個流量入口,品牌宣傳端口。然而,那些老板會每天叫你在自己平臺發(fā)布硬廣,對接電商,甚至要你鏈接淘寶你知道嗎?他們從來不關心馬化騰和馬云的關系。
微信公眾號運營最重要的是什么?當然是粉絲,無粉絲不營銷。粉絲從哪里來,怎么推廣才能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我想每個微信公眾號運營人員都想知道答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最有效的微信推廣方法,看看你都用了哪些招數。
內容運營在做內容上,不能通過簡單的閱讀量、轉發(fā)量、評論數這些數據進行判斷。因為感覺這些數據上去了,但是業(yè)務上卻沒有好轉。我們需要關注他們背后的邏輯數據支撐。
我在大學有個關系比較好的女同學,她畢業(yè)以后去了一家不錯的名企做新媒體運營,主要負責的工作的就是每天編輯和撰寫一下訂閱號的文章,努力提高閱讀量,增加粉絲。這個人在學校的時候,學習就非??坦?,文筆還不錯,常人可能幾天寫不了一篇軟文,但是對與她這個學霸而言,一天寫個兩三篇簡直So Easy,寫完再用一些軟件排版編輯發(fā)出去,然后讓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各種親戚朋友幫忙轉發(fā),提高閱讀量。
如何快速獲取公眾號的第一批粉絲?本質上來說,這屬于拉新留存的范疇。從最適合的渠道找到最適合的人,然后留下來。所以,想要快速地找到這些人,無非就是從定位、渠道、用戶的維護這幾個方面去探討。當然,這一切都是基于你的公眾號已經有了清晰的定位??焖僬业侥愕牡谝慌繕擞脩?,首先,你得知道他們是誰,他們有什么愛好,他們的相關屬性是什么。這跟做公眾號用戶畫像類似。
小公舉從2013年3月份開始做微信公眾號,加上現在這個號,至今已經運營過5個號了。全部都拿到了原創(chuàng)功能,垂直號、本地號、細分號、服務號、自媒體全都做了個遍。小公舉這個自媒體號做了2個月,全平臺有7000多個精準粉絲,收費社群有500多人加入,期間參加了一些行業(yè)內的峰會、講座。對新媒體行業(yè)又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維度的思考,總結了10條,分享給大家:
新媒體只是寫寫軟文,刷刷微博微信知乎,追熱點,p個圖?哪運營小編的價值在哪里?以后的出路又在哪里?看下這20條思考:今天,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本質上就是在經營一家公司,最核心的能力不是文字編輯能力,而是商業(yè)與市場的理解,或者說對需求與用戶的理解。沒有閱讀量不可怕,沒有用戶數不可怕,沒有原創(chuàng)能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來沒有想明白為什么人提供什么角度的稀缺價值。
選題講究揚長避短。大家做選題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么一個問題,有時候一篇文章papi醬和羅胖子的距離可能是一個選題的距離,但往往自己在做一個文章選題的時候會發(fā)現,你自己選的題還有一個papi醬的羅胖。針對這個問題,好狗狗是怎么在做的呢?首先我們有第一刀,根據微信公眾賬號的定位,有用、有趣、有情感,拋離這三個詞的堅決不做,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定位,緊靠定位不偏不倚。
前幾天有很多朋友發(fā)微信問我地推怎么做,因為很多朋友沒有涉及過地推,要做也是第一次,那接下來我將我第一次做地推得來的經驗教訓和大家簡短的分享一下。什么是地推?就是地面推廣的意思。做為地推而言是我認為是在某一階段用戶最精準,最實際的推廣方式。為什么說是某一階段,個人的見解,地推的方式是過渡而不是終端形式。接下來就和大家簡單的聊聊我在實際操作地推中的得與失。